孩子不合群,总被欺负?孤独症(自闭症)孩子社交困难,如何改善?——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愿意与同龄人交往,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面对别人的主动接近也显得冷淡或不知所措。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孩子常常成为被孤立、被嘲笑甚至被欺负的对象。
如果孩子长期存在明显的社交障碍,并伴有语言交流困难、重复刻板行为等表现,家长就要警惕是否患有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提醒: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越早识别、干预,孩子的成长空间就越大。
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起始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
值得注意的是,孤独症孩子的表现因人而异,有的孩子聪明伶俐却“不懂人情”,有的则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需要更多支持。
并不是所有“不合群”的孩子都患有孤独症。一些性格内向、害羞的孩子也可能在社交中显得被动。然而,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设有专业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门诊,可为疑似孤独症的孩子提供科学、系统的评估与诊断服务。
虽然孤独症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干预,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家指出,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系统训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干预方法: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强化机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逐步提高其社交技能。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孩子学会轮流、等待、分享、表达情绪等基本社交技巧。
部分孤独症孩子存在感觉处理问题,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外界刺激,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者。通过培训指导,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引导孩子练习社交互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孩子进入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同时给予必要的个别化支持,有助于他们在真实环境中学习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
结语:
孤独症孩子不是“不听话”,也不是“冷漠”,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他们的社交困难并非不可改善,关键是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与科学干预。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始终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发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愿与每一位家长携手同行,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尊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孤独症孩子点亮希望的星光。